您当前位置:  特岗教师 /  考试试题   /  每日一练   /  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7-17
教师资格证中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

1.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解析】错误。负强化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惟考虑到惩罚的目的时,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而惩罚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的消极目的之外,另外带有使受惩罚者知错的积极目的。

2.负强化就是惩罚。
【解析】错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但是,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解析】错误。
学习是由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意味着变化,这种变化应是行为的变化。巴普洛夫的经典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系理论但中,个体的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但行为的改变不一定是学习的结果。行为的变化包括学习后的行为改变,也包括非条件发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包括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而这期间并没有学习参与只是人作出的应激或者反射行为。
题目中认为行为是学习的结果,是从上述学习理论出发判定的,但人的行为的改变不一定是学习的结果。故题目错误。

4.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中公教师网提供 而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