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特岗教师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教师考编模拟题-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习题集

教师考编模拟题-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习题集

来源:师大教科文     2019-06-27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在欧洲,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时间要比中国短,其大致时间段是( )。

A.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9世纪 B.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8世纪

C.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6世纪 D.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

1.【答案】C。解析:教育学的萌芽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我国主要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而在欧洲则是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6世纪,及从古希腊时期到资产阶级革命前。随之欧洲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形态的变革,教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创立阶段。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论语》 B.《春秋》 C.《学记》 D.《师说》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于《师说》。故此题选D。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表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知识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要不断启发学生,因此选择C。

4.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论语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地位。《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故此题选C。A选项《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代表作品;B选项《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品,它的出版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D选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的言论专著。

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提到的教学思想有: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可接受性原则、主张课内外相结合等。

6.《学记》中指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 )属性。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科学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古语。《学记》提出“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题干的意思是:古代的君王想要建立国家、领导人民,要通过教学的方式进行,体现出教育的目的要为政治服务,即体现了教育与政治间的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7.《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答案】A。解析:题干中考察的是教育学中教学中教学原则的内容。《学记》中的“不凌节而施”的意思是不要超越了学生学习的度来进行施教,所以也就是说要循序渐进的教学,即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故选A。

8.被称作是“教育学的雏形”的中国古代教育学论著是( )。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孟子》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的知识点。《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以本题应选B。

9.我国古代学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最符合这一标准的是( )。

A.升学考试择优录取 B.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近上学

C.报送优秀学生升学 D.根据需要按计划招生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教育平等的思想,选项中能体现教育平等的只有B,农民子女与城市子女一样都可以就近入学,体现了教育平等。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 )的教育思想。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佛家

10.【答案】B。解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意思是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是互相之间差异甚大。这句话是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1.“学而优则仕”是为( )。

A.社会培养人才 B.封建官僚的统治创造条件

C.读书人从政创造条件 D.为社会进步创造条件

11.【答案】C。解析: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即概括为“学而优则仕”。此话出自子夏,但却代表了孔丘的教育观点。意思是: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故为读书人从政创造条件。

12.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 )。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孟子的“明人伦”并以此作为教育目的,提出读书穷理的思想,并在《朱子全书中》提倡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方法。所以ABD项均为朱熹思想,但C项是《学记》中有关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描述,不是朱熹教育思想。故本题选择C。

13.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提出者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教育思想。墨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互助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同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对此墨子曾提出过具体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即知识技能的要求、思维辩论的要求和道德要求。墨子提出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故本题选B。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学记》中记载的教育思想的是( )。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相观而善之谓摩

C.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D.君子之教,喻也

E.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答案】ABD。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学记》提出“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时也提出“君子之教,喻也”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性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的学习观摩原则和“禁于未发之谓豫”的预防性原则等教学原则。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故本题答案选ABD。

2.《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的过失有( )。

A.或失则多 B.或失则寡 C.或失则易 D.或失则止

2.【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古语。《学记》中写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故本题答案为ABCD。

3.《学记》中提出“善喻”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努力做到( )。

A.道而弗牵 B.强而弗抑 C.思而弗乱 D.开而弗达

3.【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教育思想。《学记》中提出“善喻”是指善于比喻,可体现出的重要思想应是启发学生思考,体现出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在学记中说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意思为“引导而不威逼,劝勉使学生增强意志力而不严加管教,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引导而不威逼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严加管教则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则学生会用心思考。如果能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且能够用心思考,这样的教师就可以称得上一个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了。”C中提到“思而弗乱”在学记原文中并未提及。故本题答案为ABD。

4.下列叙述和《学记》有关的是( )。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C.主张启发式教学 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

4.【答案】ABCD。解析:《学记》:(1)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3)“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体现了启发式教学。(4)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学不鬣等也(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故此题选择A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主张“性善论” B.孟子主张“性恶论”

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D.孔子重视“仁”“礼”的思想

5.【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的观点。A项荀子主张“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B项孟子主张“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所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D项孔子重视“仁”“礼”的思想。所以AB错误,本题选择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