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历年真题   /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历年真题选择题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历年真题选择题

来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7-10-25

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是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的选择题,送给备考冲击的你,祝你考一个好成绩。了解资讯更多内容请加我们师大教科文李老师微信|:laoshiok22

师大教科文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历年真题选择题,还担心没有真题练习吗?快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吧!


1. 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 李商隐《夜雨寄北》

C. 白居易《观刈麦》

D.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

A. 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B.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 衣食所安,弗散专也(《曹刿论战》)

 

4. 学完古诗词后,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词作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

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B. 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 王维《送二元使西安》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5. 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

A. 篆书

B. 行书

C. 楷书

D. 隶书

 

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以下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确论题

B. 梳理行文思路

C. 区分观点与材料

D. 把握论点及过程

 

7. 作文课程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 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 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 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8. 教师向学生推荐基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

A. 《骆驼祥子》(老舍)

B. 《童年》(高尔基)

C. 《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

D. 《忏悔录》(卢梭)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垂髫:婴儿一两岁

B. 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束发:少年十七八岁

C. 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豆蔻:女子十五岁

D.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11. 阅读下面一则有关写作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为了让学生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学生每周写篇5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摘抄

尽管如此,学生依然叫苦连天。第一次的作业情况是,有人抄作文选,有人抄名句名段。令我欣慰的是有一篇文章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和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成熟”。这让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宇。接着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的作业都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透露出架鹜不驯的性情。为了鼓励他继续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讨论评价。

    对该教学叙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将练笔与摘抄相结合,缓解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B. 这个班的学生普遍存在写作“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

C. 教师关注个别学生发展,忽略了对多数同学的写作指导

D.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敢于表达真实情感

 

12. 阅读《散步》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

生:这位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师: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学生读第2段)

师: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母亲十分依赖孩子。

师:哪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

生:倒数第2段。

师: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

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奶奶应当满足孙子的要求。

师:很好,那么母亲的这句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才能表现这个转变过程呢?

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要带点儿拖音,“还——是——走小路吧”。

对该教学实录选段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教师让学生读得太多,分析内容有些少

B. 教师无范读,且缺乏对学生朗读指导

C. 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分析“母亲”形象

D. 教学环节设计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线

 

13. 阅读《语文学科学业质量及其中相关因素的研究报告》(节选),按要求答题。

    阅卷结果显示:采用“学生自主勾画重点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教师,其学生“识字与写字”得分率高于其他教师的学生;“强调汉字的规律,教给记忆方法”的教师,其学生“认准字音”得分率为77.4%,显著高于没有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学生;采用“让我们欣赏同学的好作文”的方法进行写作复习的老师,其学生写作领域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显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对该报告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学习策略的指导对提高学业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B. 学生采用自主勾画的学习方法,识字写字的效果更好

C. 系统完整地讲解汉字知识能提升识字、写字能力

D. 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相互借鉴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15. 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次特殊的教师节”(节选),按要求答题。

(二)创设情境,尝试练习

1.创设情境

两个好朋友在教师节那天相约回母校看望小学班主任刘丛笑老师,来到学校后却得知老师生病住院的消息,于是她们决定购买礼物去医院探望老师。当她们来到礼品店时,面对琳琅满目的礼品却出现了分歧,(幻灯片展示)究竟该买什么礼物去看老师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

2.幻灯片展示,各种礼物

    请同学们认真想刚才这两个同学碰到的问题,然后说说自己的意见,不仅要说出买什么,

还要说出为什么要买,买多少,买什么样的等。

3.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向同伴表达看法时要注意把问题想清楚,要说清楚,说具体,理由要充分,让别人听得明白。在听别人说话时,专注于谈话对象的谈话,以诚恳的态度倾听。

同时,还要明确看望老师买东西,要根据老师的岁数、爱好、身份、性格等特点来考虑。

4.讨论好了买什么礼物,她们来到礼品店购买礼物。她们到底能不能顺利买到自己想要的礼物呢?(板书:与陌生人交流)

假设两位同学来到礼品店将遇到以下情况,她们该如何处理?

(1)如何向售货员询问关于上述礼品的情况?

(2)假如需要的某个礼物缺货怎么办?

(3)如与售货员出现分歧(比如颜色、数量、价钱等不合适)时,又该如何处理?、

5.分小组讨论。

6.学生表演。两个学生表演,同学评议,再请同学表演,再评议。

    对该教学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设置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B. 教师限定了口语交际的具体内容能更好地规范学生表达

C. 教师强调学生关注具体交际情境有利于发展其实践能力

D. 让学生依托这个情境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的文体知识。B项《夜雨寄北》与D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七言绝句;C项《观刈麦》是古体诗。因此本题答案当选A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语中的“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不同的现象。C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不管,不论。A项“期”:约定,一词多义。B项“因”:顺着,就着。D项“专”:占有,独占。因此本题答案当选C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对古诗词主题内容的理解。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一事。B项,《归园田居》写的是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的是走马川一带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衬托将士的英勇无畏。两首诗都没有表达离别情绪。C项,《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王维送别奉命前往安西的元姓友人的事情;《雁门太守行》是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没有表达离别情绪。D项,《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吊古怀乡之作,没有表达离别情绪;《渡荆门送别》是诗人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因此本题答案当选A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言基础知识中的汉字。行书的特点是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简省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圆转代替方折。因此本题答案当选B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对练习题设计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可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论点,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与“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是其分论点。题干中问题“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以及“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都是对论点以及形成这一论点的过程、内容的梳理与分析,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论点及其过程。故本题正确答案当选D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中的文体知识。C项“借用场景渲染气氛”不是说明文的特点。故本题答案当选C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把握。A项,《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小说。B项,《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C项,《我生活的故事》记载了海伦·凯勒21岁以前的生活经历。D项,《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当选A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A项,垂髻:指幼年儿童;B项,束发:指代十五岁左右的少年;C项,豆范:借指少女十只四岁。本题当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教师是“鼓励他继续学好语文”“为了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多写作,才“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因此“忽略了对多数同学的写作指导”的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当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A项,实录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的提问是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体现。因此“分析内容有些少”说法错误;B项,“这是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才能表现这个转变过程呢?”表现了教师对朗读的指导,故B项说法错误;C项,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母亲”对孙儿的爱,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形象分析上,故C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当选D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系统完整”这一内容,且“汉字知识”的说法过于宽泛。因此C项说法有误,本题答案当选C项。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教师只是创设了口语交际的具体场景,却没有限定口语交际的具内容。本题答案当选B项。

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资料,欢迎私信小编。微信关注“师大教科文教育”,微博关注“师大教科文教师教育”,这里汇集了最新资讯、教师资格证备考干货、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免费直播课程等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哟!

 师大教科文,咨询电话:400-011-0145

微信号:laoshiok22 、bnuNTCE

QQ学习群:2639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