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简称科目一)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称科目二)。科目二与科目一不同之处在于考查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没有接触过,学起来比较费劲。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总结了近几年常考的一些重点内容,使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能有一个方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答案】D。解析: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二是指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因此,答案选择D。
2.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2.【答案】B。解析:“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出自《学记》。因此,答案选择B。
3.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3.【答案】B。解析: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社会发展状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海洋教育课程是围绕地方特色而设置的课程,属于地方课程。因此,答案选择 B。
4.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时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4.【答案】D。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陈老师在教育早恋的学生时,通过耐心的劝解,引导学生形成对早恋的正确认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体现的是疏导原则。因此,答案选择D。
5.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迟强化 D.替代强化
5.【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个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回答问题对小马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老师减少对小马的提问次数就是撤销了小马的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往教师后排坐的行为发生次数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
6.中学生晓楠极端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 )。
A.型人格 B.型人格 C.型人格 D.型人格
6.【答案】A。解析:A型人格者具有很强的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B型人格者则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C型性格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表现为害怕竞争,逆来顺受,有气往肚子里咽,爱生闷气的性格。因此,答案选择A。
7.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7.【答案】B。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因此,答案选择B。
8.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水平
8.【答案】B。解析: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因此,答案为B。
9.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
A.游戏活动 B.学科活动 C.科技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9.【答案】D。解析:文学艺术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摄影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的和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因此,答案为D。
10.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
A.广阔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10.【答案】C。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因此,答案为C。
11.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1.【答案】B。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答案为B。
12.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学生很快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钟表模型是一种模象直观,有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因此,答案为B。
13.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
A.推动社会发展 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 D.促进人的发展
13.【答案】D。解析: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14.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14.【答案】D。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因此,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15.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
15.【答案】A。解析: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任务难度属于外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16.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依据( )。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模式 D.考试成绩
16.【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二、简答题
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参考答案】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基本的类型:
(1)双轨制。这种学制以西欧国家为代表,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互不衔接的轨道,一轨是自上而下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一轨是为普通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
(2)单轨制。这种学制以美国为代表,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3)分支制。这种学制以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三、材料分析题
小辉个子矮小,家境又不好,常常受到同学们歧视。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对同学们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王老师只好另辟蹊径。小辉生日的早晨,同学们走进教室,惊讶地发现小辉的课桌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上面写着“天使的礼物”。小辉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到一个生日蛋糕。在同学们“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他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蛋糕。同学们边吃蛋糕边猜测这位送礼物的“天使”是谁?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王老师说道:“天使代表着圣洁、善良,专门为人们传播真、善、美,她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姓名的,但她确实生活在我们中间。小辉是咱班第一个收到天使礼物的人,我相信天使不但会把爱带给小辉,也会带给别的同学,而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需要温暖的人。”从那以后,班里“天使的礼物”经常出现,同学间都能够相互关心,平等相处。
问题:
(1)请对王老师设计的这一活动进行评析。(10分)
(1)【参考答案】
王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以“天使的礼物”为主题开展班级活动,促进了全班学生的成长。
其次,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王老师以小辉的事例为起点,培养学生的爱心。
再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尊重与关爱。针对小辉受到同学歧视的问题,采取了及时、正向的引导措施。
最后,王老师处理事情方法灵活,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发挥了教育机智。
(2)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10 分)
(2)【参考答案】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第一,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正确的舆论环境首先来自于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主任要率先垂范。
第二,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小学生模仿性强,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可以在班级内形成一个共同的心理氛围,这是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的开始。
第三,充分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班级日志、班级网络主页、班会等形式,开展问题讨论,宣传主流的价值观念,使正确的集体舆论得以张扬巩固。
第四,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任课教师在各科教学过程中以及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是班风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渗透正确思想观念是正确舆论形成的重要助力。